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媒体聚焦|“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4月24日,全国首个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的全流域、联合性、非营利志愿服务组织由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委、长江环保集团在宜昌联合发起成立。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创始队伍包含“碧水初心”“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品牌志愿服务队139支、志愿者36335人。

  联盟下设联络处,由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办、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承担联络处日常工作,负责队伍建设、项目发布、活动组织、经验推广等工作。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瞩目,被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志愿、湖北日报、湖南日报、长江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一起来看看。

  人民日报

  

  全国首个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在湖北宜昌成立

  4月24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仪式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公园举行。当天,重庆、宜昌、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南京等长江流域七大节点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代表,宣誓加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由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委、长江环保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创始队伍包含“守护碧水”“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品牌志愿服务队139支、志愿者36335人。联盟下设联络处,由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办、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承担联络处日常工作,负责队伍建设、项目发布、活动组织、经验推广等工作。

  联络处负责人介绍,联络处负责按年度制定活动项目库,精准对接长江大保护工作需求,定期发布活动项目,实现“联盟制单、联络处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每月由各地各大型品牌志愿服务队牵头组织一场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其他各志愿服务队根据项目库总体安排,结合实际定期选取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实施。

  “守护长江,我辈荣光!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加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为呵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贡献志愿力量!”当天,联盟为长江环保集团“守护碧水”志愿服务队、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宜昌“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等18支代表队授旗,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志愿者陈静凌、三峡职院大学生志愿者邓志轩宣读了《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倡议书》。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起点,境内长江岸线达232公里。近年来,宜昌全力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设立“宜昌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万次,5年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30万余小时。截至目前,该市志愿者总人数近百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7456个,先后涌现出“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生态小公民”等一大批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央视新闻

  

  我志愿,我守护!全国首个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我志愿,我守护,让一江碧水东流!”4月24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仪式在湖北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公园举行。当天,重庆、宜昌、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南京等长江流域七大节点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代表,宣誓加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

  记者了解到,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由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委、长江环保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创始队伍包含“守护碧水”“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品牌志愿服务队139支、志愿者36335人。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下设联络处负责人介绍,联络处负责按年度制定活动项目库,精准对接长江大保护工作需求,定期发布活动项目,实现“联盟制单、联络处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每月由各地各大型品牌志愿服务队牵头组织一场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其他各志愿服务队根据项目库总体安排,结合实际定期选取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实施。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起点,境内长江岸线达232公里,同时是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枢纽,“八纵八横”通道的重要节点。截至目前,宜昌市志愿者总人数近百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7456个,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万次,5年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30万余小时。

  中共宜昌市委文明办主任叶竟涛表示,将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为抓手,积极推动全流域一体化行动、区域间联动、项目化运行,与长江沿线各城市保护长江志愿服务组织一同努力,将联盟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中国新闻网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24日在湖北宜昌市揭牌成立,这是国内志愿服务领域第一个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的全流域、联合性、非营利志愿服务组织,将全面提升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长江重点生态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该市大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推进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赋能绿色发展,全力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5年来,宜昌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事业,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万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30万小时。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由中共宜昌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长江环保集团联合发起成立,挂牌于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公园,创始队伍包含“三峡蚁工”“长江哨兵”“守护江豚”等品牌志愿服务队139支、志愿者36335人,覆盖宜昌境内“两江四河”(长江、清江、沮漳河、香溪河、黄柏河、渔洋河),联动长江流域六大节点城市(重庆、武汉、岳阳、九江、芜湖、南京)。

  该联盟将有序联合长江流域志愿服务资源,紧紧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探索“联盟制单、联络处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健全“年度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月度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各队有特色”长效机制,并逐步向长江沿线城市拓展,实现全流域一体化推进、区域化协作、典型化引领、项目化运行,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中国志愿

  

  长江大保护志愿联盟单位在湖南岳阳开展科普活动

  (通讯员 赵代鹏 李久芳)

  7月7日,长江大保护志愿联盟单位长江环保集团湖南区域公司、湖北区域公司、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湖南三峡环境、水电八局等单位在湖南岳阳开展“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治水乐湘”“碧水初心”“三峡蚁工”“长江哨兵”等志愿服务队及部分社会民众参与活动。

  岳阳临港水质净化厂位于云溪区永济乡杨树港社区,设计日处理3万吨,由长江环保集团湖南区域公司运营。截至目前,该厂已处理869万吨污水,保障了云溪区、城陵矶新港区约21.5万人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在岳阳临港水质净化厂,志愿者带领公众按照污水净化过程,依次参观粗格栅及进水提升泵、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及CASS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脱水车间等,了解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实验室开设的污水处理科普小课堂,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污水处理工艺及COD浓度检测方法等,“零”距离见证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

  下午,绘画科普活动在东风湖生态公园如约举办,“长江百鸟图”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志愿者向市民们绘声绘色地介绍中华秋沙鸭、鸳鸯、勺鸡等珍稀鸟类,号召大家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生态环境。

  东风湖,曾是岳阳的“调蓄湖”“纳污湖”。2018年,三峡集团牵头在岳阳开启共抓长江大保护先行试点,对东风湖进行系统治理,围绕削减污染负荷总量和提升水环境容量,构建流域控源截污工程体系,削减面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实施生态修复与活水提质,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水系统效能提升。岳阳市委市政府加强对东风湖管理维护,确保水域长治久清。如今,东风湖荣获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打卡地”。

  据了解,“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已在岳阳、武汉等地陆续开展,在无数环保志士的薪火相传下,点燃公众对环保事业的蓬勃热情。

  湖北日报

  

  守护一江碧水 共建生态家园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来汉“护绿”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实习生潘睿哲、通讯员李久芳)

  7月1日,在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三峡大学、光谷中心城投公司倡导组织下,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旗下5支志愿服务队,来到武汉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开展“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记者行走在10公里长的步道上,沿途看到路边绿树成荫,水面白鹭翱翔,空轨呼啸而过。捡“靓”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活动现场,一抹抹“志愿红”“三峡蓝”“生态绿”闪动,他们手持清理工具,细心地将散落在河岸周围的木枝、碎屑清理干净。随后,在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举办的长江大保护生态科普画展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参观。画展现场展示长江流域的百种珍稀鸟类,包括中华秋沙鸭,鸳鸯,勺鸡等。带着孩子前来看展的市民周先生说,让孩子熟悉长江流域国家一级、二级濒危的保护鸟类,让更多人守护绿色生态,活动很有意义。

  “碧水初心”“三峡蚁工”“长江哨兵”……他们来自不同的志愿服务组织,分工不同、年龄不一,但有个共同的志愿是守护一江碧水,因此常年奔波在长江大保护一线。“看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果,更坚定我们持续‘护绿’的信心。”一名志愿者说。

  他口中的成果,即长江环保集团的“样板工程”——武汉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昔日是荒地、臭水沟,如今碧水蜿蜒、鲜花盛开。2018年12月,作为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施主体,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在武汉成立,投资建设光谷生态大走廊,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围绕全线排口,设置多处调蓄池、好氧塘、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让大走廊“变身”巨型“海绵体”。作为全国领先的“穿城连山”的生态走廊,实现绿道、水道、空轨“三道融合”。

  2018年至今,长江环保集团已在长江经济带城市落地投资2100亿元,完成投资近千亿元,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一江碧水,需要合力呵护。今年4月24日,由宜昌市委文明委、长江环保集团共同发起的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在宜昌成立,通过全流域一体化行动、区域间联动、项目化运行,保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省内外139支品牌志愿服务队伍、3.6万名志愿者踊跃加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

  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群体参与长江大保护,共同书写美丽长江新画卷。

  湖南日报

  

  共建生态家园!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在岳“科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代鹏 李久芳)

  7月7日,长江大保护志愿联盟单位长江环保集团湖南区域公司、湖北区域公司、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湖南三峡环境、水电八局等单位在岳阳开展“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岳阳临港水质净化厂位于云溪区永济乡杨树港社区,设计日处理3万吨,由长江环保集团湖南区域公司运营。截至目前,该厂已处理869万吨污水,保障了云溪区、城陵矶新港区约21.5万人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在岳阳临港水质净化厂,志愿者带领公众按照污水净化过程,依次参观粗格栅及进水提升泵、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及CASS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脱水车间等,了解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实验室开设的污水处理科普小课堂,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污水处理工艺及COD浓度检测方法等,“零”距离见证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

  下午,绘画科普活动在东风湖生态公园如约举办,“长江百鸟图”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志愿者向市民们绘声绘色地介绍中华秋沙鸭、鸳鸯、勺鸡等珍稀鸟类,号召大家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生态环境。

  东风湖,曾是岳阳的“调蓄湖”“纳污湖”。2018年,三峡集团牵头在岳阳开启共抓长江大保护先行试点,对东风湖进行系统治理,围绕削减污染负荷总量和提升水环境容量,构建流域控源截污工程体系,削减面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实施生态修复与活水提质,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水系统效能提升。岳阳市委市政府加强对东风湖管理维护,确保水域长治久清。如今,东风湖荣获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打卡地”。

  据了解,“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已在岳阳、武汉等地陆续开展,在无数环保志士的薪火相传下,点燃公众对环保事业的蓬勃热情。

  长江日报

  

  长江边珍稀鸟儿越来越多了!长江大保护科普课堂,将鸟儿“画”进校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涂为 通讯员李久芳)

  长江,水润万物、泽被四方。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了解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6月16日,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单位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与江岸区四唯路小学联合主办的“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长江大保护科普绘画课堂”走进了该小学四年级二班,孩子们在课堂上变身环保小卫士,学习了解有关长江边濒危保护动物以及长江大保护等相关环保知识。

  活动开始,来自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大三学生王玥滢给孩子们欣赏了《长江生态保护之濒危鸟类图解》,从孩子们熟悉的麻雀开始讲解,再一一介绍图册中长江流域国家一级、二级濒危的保护鸟类。记者现场看到,图册中用工笔画画成的鸟儿,一根根羽毛活灵活现,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鸟儿真好看!张着小嘴好像在唱歌,老师刚刚告诉我们,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少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乱丢废弃物做起,以前难得一见的珍稀濒危鸟类就会飞回来的!”10岁的刘凯认真地指着图册中的中华秋沙鸭告诉记者,当天至少认识了十种不常见的鸟类,长江边鸟的品种越来越多,语气中充满自豪和喜悦。

  王玥滢告诉记者,科普插画的造型特点直观、准确而严谨,可以弥补文字科普内容与形式的不足。她希望用这种直观的“画像”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长江流域濒危鸟类。“孩子们非常纯真,在了解到鸟儿适合生存的环境和它们的习性后,会在心中种下保护濒危鸟类的种子,不知不觉中成为小小的环保宣传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画册的艺术之美点亮孩子的生态之光。“通过生态修复,长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很显著的变化就是鸟的种群数量明显多了,而且鱼的品种也变多了。”他告诉记者,下一步“长江大保护”的系列活动,将在长江沿线城市陆续开展,形式会多种多样,除了科普课堂进校园外,还将向市民开放科普画展等。近期,计划在光谷生态大走廊开展相关生态展览,让更多人成为万里长江的守护者,践行低碳生活,守护绿色生态。

  长江日报

  

  “长江百鸟图”在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展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涂为 通讯员李久芳)

  7月1日,“守护一江碧水•共建生态家园”长江大保护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长江大保护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举行。长江大保护生态科普画展活动现场,来自三峡大学的同学们展出了百余幅“百鸟图”工笔画以及相关生态文创产品,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展。

  本次活动由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单位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与光谷中心城投公司联合举办。

  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一幅幅“百鸟图”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工笔画特有的细腻,如同照片一般真实。中华秋沙鸭、红腹锦鸡、黑鹤、勺鸡等长江流域珍稀鸟类跃然纸上,形成了一系列直观、完整、准确的长江生态保护濒危鸟类图谱。原创作者是来自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的王东云。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就是花鸟课程。“现在我已完成百鸟图、百鱼图的创作,正在准备有关长江流域的植物图谱。长江流域的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我希望把长江大保护这个主题创作下去,用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去表现它。”

  刚逛完光谷大悦城,赶来看展的霍云云一家对鸟类非常喜爱。6岁的霍云云对记者说:“我很爱小鸟,家里养了两只鹦鹉,妈妈说这些画上的鸟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爱护环境,它们才能一直跟我们做朋友!”云云妈妈坦言,带孩子参与这样的志愿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她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在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举行,目的就是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生态为基、绿色为底、画笔为媒,向市民展示长江百鸟图,让更多人认识到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起九峰山,南至龙泉山,南北全长约10公里。围绕“三道六节点”,以解决豹子溪防洪排涝问题为切入点,同步解决了水污染问题,用生态手法提升区域景观效果,打造“水道、绿道、空轨”三道融合体系,成为集防洪排涝、旅游交通、休闲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还乘坐电瓶车游览了光谷生态大走廊的全貌,参观了三级表流湿地及地下沉水廊道,了解了湿地净化原理、过程,切身感受到了生态治理的成效。

  (来源:人民网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中国志愿  湖北日报 湖南日报 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