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三峡集团担当使命、全面投身长江大保护事业,为沿江城市污水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深化城镇污水治理合作,至2019年底累计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89亿元(含新建投资项目及股权投资项目),初步探索形成可操作、有成效、可复制的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
一、拓展上中下游,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三峡集团在首批芜湖、九江、宜昌、岳阳四个试点城市及第二批武汉、重庆、无为、秭归等十二个合作市县的基础上,全面衔接沿江11省市,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快速向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铺开。一是以试点城市为支点,合作范围由城市拓展至县乡镇,由地市拓展至省会城市及其他沿江城市。二是以中游为基础,合作区域由皖赣鄂湘拓展至上游重庆、下游江苏、上海。截至2019年底,三峡集团已对接长江沿线7省(市)103个市县,合计开工新建投资项目95个,总投资额435亿元,三峡集团全面参与沿江城市污水治理的局面正在形成。
二、存量带动增量,形成资产资本循环
三峡集团在推动项目的同时,探索形成“资本+”模式,通过股权合资、企业并购等方式,投入增量资金接手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等水务平台存量资产,缩短获得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的时间,不仅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而且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治理。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约定这些资金专款专用于补齐管网短板,带动新增有效投资,实现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份,形成资产、资本和项目良性循环。这一模式为存在债务制约的地方政府提供新的合作机会,有效拓展合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合作的重要方式。
目前,三峡集团积极对接上游重庆水务、泸州兴泸水务,中游武汉水务、长沙水业,下游安徽六安水务、江苏省环保集团、南京水务等15家地方水务平台,确定8个平台股权合作方案。截至2019年底,三峡集团已选定20个股权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54亿元。
三、构建五大平台,有效增强治水能力
三峡集团参与长江大保护业务平台、筹资平台、合作平台、支持平台、技术平台等五大平台已全部组建成立并有效运转,极大增强了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能力,实现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两翼齐飞”。一是业务平台发展壮大。长江生态环保集团2018年底成立,2019年底人员扩展到近300人,公司决策体系、管理架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真正成为承担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施主体。二是加快设立筹资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三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于2019年10月12日完成注册,正在加快开展资金募集工作。三是合作平台发挥效应。三峡集团牵头会同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联合体,中标九江、芜湖等城市污水治理项目,共抓大保护合力正在凝聚。四是支持平台逐步落地。长江生态环保专项首批10亿元资金已经拨付,支持重庆、武汉等城市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示范工程、前沿科研等公益性项目和基础性研究。五是技术平台开始运转。长江生态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设立,已经启动管网探测、污泥处理处置、河湖环境承载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等技术研究。
四、推广经验做法,示范带动效果显现
三峡集团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做法,为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标准和示范。一是强化城镇污水综合治理。牵头制定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导则,为行业规划提供范本。安排专项资金参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将其作为区域、流域污水治理的基本蓝图和项目合作的重要依据。创新形成污水治理“厂网一体、泥水并重”建设运营新标准,积极推动管网能力和质量提升,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厂站运行水平。二是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在合作城市成立项目部或项目公司,精简优化企业内部审批和工作流程,统一并充分授予各城市项目部和项目公司较高的决策权限,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三是降低行业收益率。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基金等多渠道筹措低成本资金,控制工程造价,规范运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坚持保本微利原则,目前已落地城镇污水治理项目保持不高于5%的收益率,引领行业降本增效。
2019年12月2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三峡集团与沿江地方合作开展城镇污水治理经验做法》,加快复制推广城镇污水治理合作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三峡集团与地方的合作由点到面。
五、汇聚各方合力,共抓格局初步形成
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和力量,通力合作,共抓大保护格局初步形成。一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夯实月度项目调度机制,密切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加强行业指导,营造共抓合力。二是地方政府在各省发展改革委(长江办)统筹下,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工作组,制定与三峡集团合作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定双方定期或不定期地沟通会商例会机制,加强调度和督促力度,加快项目推进。三是三峡集团牵头汇集规划设计、投资运维、建设、金融、研究、咨询等78家全产业链优质企业,组建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的有效融合,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国家级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联盟成员的优势和特点,坚持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组建联合体,共同开发合作城市项目,共享项目信息及地方资源,联合推动项目落地,形成共抓、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来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