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的风风雨雨,10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坚强、有力、迅猛而又温暖地铸就着这个国家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峥嵘百年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要求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生力军,始终坚持跟党走,向党看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长江环保集团团委以“学百年党史,做时代青年”为主题,开展党史诵读活动,学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做好党的助手。
江竹筠:入党之初就决定把一切献给党
上游区域公司团支部团员 袁新怡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参加革命,长期奋战在党的隐蔽斗争战线。1948年6月被捕,面对酷刑和屠刀,她坚贞不屈、顽强斗争。1949年11月,在重庆解放的前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以江竹筠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使她的事迹广为传颂,“江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感动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2009年,江竹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最普通的人就是最秘密的人”
1939年夏天,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入党前,介绍人戴克宇曾问她:“入党后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也可能会牺牲!你是否再三考虑过这些问题?”江竹筠回答说:“要革命还怕什么,革命本身就不是什么安乐与享受,我决定入党,就是决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宝贵的生命。”
江竹筠原以为加入共产党后,可以风风火火地投入抗日宣传、发动群众等学校的各项社会进步活动中去。然而组织却交给她一项意想不到的任务:隐蔽。隐蔽意味着生活的平常无奇,却考验着人的意志与自律。这一时期严格的自律、“隐蔽”的锻炼,对她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有着极为重要影响。
从假夫妻到真伴侣
1943年5月,党组织交给江竹筠一项特殊任务,让她与彭咏梧假扮夫妻,让她以“妻子”名义协助彭咏梧领导重庆市地下党工作。
他们把“新家”安在重庆市机房街,这里成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江竹筠和彭咏梧也默契配合并完成着上级指示的任务。
1944年春,江竹筠在一次外出工作中,引起了特务的跟踪注意。党组织为安全起见,把她转移到成都。根据党的指示,江竹筠进入四川大学学习,并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做党的工作。
而彭咏梧在重庆,因为缺少“太太”的掩护,工作中遇到不少麻烦。他们之前在一起工作中的相互关怀和敬重,使他们渐渐地产生了情感。鉴于这种情况,南方局和重庆市委批准彭咏梧与江竹筠正式结婚!1945年暑假,江竹筠回到重庆,与彭咏梧结为伉俪,成为真正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的革命夫妻。
走向学运斗争最前沿
山雨欲来风满楼。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一时间,重庆的斗争形势严峻复杂。7月,党组织决定江竹筠停止川大的学习,回重庆开展地下斗争。
江竹筠回到重庆后,协助彭咏梧奔走于各学校,联系团结进步学生,争取中间分子,使各校学生运动迅猛开展起来。
1947年2月,市委指派江竹筠直接领导重庆育才学校、西南学院等学校党的地下工作。这时的江竹筠开始独当一面领导学运工作,勇敢地站到了残酷斗争的最前沿。
斗志昂扬下川东
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川东党组织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武装斗争,彭咏梧奉上级指示赴川东领导武装斗争。江竹筠也以中共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
1947年10月,江竹筠和丈夫一道斗志昂扬地奔赴新的战场。一路上,江竹筠作为联络员,细心在沿途地设点布线,协调渝万间的运输,建立云万两县的交通站,为川东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2月,川东党组织决定尽快暴动,并指出下川东地区虽有少数骨干,但知识分子干部很少。因此,彭咏梧决定派江竹筠回重庆,组织输送一批干部来。江竹筠不得不暂时离开,却未曾想到,这次离开竟是夫妻永别。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歌乐山下英魂存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号称“人间地狱”的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暴动地区党组织情报。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定表示“你们可以整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特务们黔驴技穷,只得收场。
江竹筠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励了整个渣滓洞监狱的难友,使大家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凝聚力空前增强,开展了一场长达17个月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狱中地下斗争。
江姐是一位坚定的革命斗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也是一位柔情的母亲,格外思念她那幼小的云儿。1949年8月,在给亲人谭竹安的托孤信中,她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这是江竹筠留给儿子最后的遗言。
1949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下。江竹筠没有亲眼看到重庆的胜利解放,但她忠贞革命、宁死不屈的革命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